生產物流是指企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產成品等所進行的物流活動。
這種物流活動是與整個生產工藝過程伴生的,實際上已經構成了生產工藝過程的一部分。過去人們在研究生產活動時,主要關注一個又一個的生產加工過程,而忽視了將每一個生產加工過程串在一起的、并且又和每一個生產加工過程同時出現的物流活動。例如,不斷離開上一道工序,進入下一道工序,便會不斷發生搬上搬下、向前運動、暫時停止等物流活動。實際上,一個生產周期,物流活動所用的時間遠多于實際加工的時間。所以,企業生產物流研究的潛力,時間節約的潛力、勞動節約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生產物流的基本工作是按照物資需求計劃的指令,準時保量無差錯地將生產所需要的物資配送到現場和每一個工作中心。生產物流包括以下內容:(1)場內倉儲管理(2)物流設施設備的選用(3)庫存管理。
注意:
生產物流的邊界:起點:原材料、外購件的投入,終點:產成品倉庫。在這中間的一個個節點上,加工、搬運、倉儲等等活動。
它是與生產過程密切聯系的。在對生產過程的管理上采用什么樣的管理技術,就要求有相應的物流手段和它相對應。
生產物流既包括物料在空間上的布局,也包括時間上的組織。是生產用物料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運動過程,是生產系統的動態表現。
影響生產物流的主要因素
生產類型:不同類型的生產企業其物流活動的表現不同,這是影響企業生產物流的最主要的關鍵因素。它影響生產物流的構成和比例。
生產規模:一般而言,生產規模越大,生產過程的構成越齊全,物流量越大。影響物流量大小。
企業的專業化與協作水平:影響生產物流的構成與管理。企業的專業化與協作水平提高,生產物流趨于簡化,物流流程縮短。
合理組織生產物流的基本要求
物流過程的連續性:為保證生產的連續性,物流過程必須有序、連續進行。使物料能順暢、最快、最省地走完各個工序,直到成為產品。
物流過程的平行性:物料在生產過程中要實行平行交叉作業,各個支流能平行流動。
物流過程的節奏性:從投料到最后完成入庫,保證按計劃有節奏或均衡進行,避免出現忙閑不均現象,生產過程中各階段都能有節奏、均衡地進行。
物流過程的比例性:考慮各工序內的質量合格率,以及裝卸搬運過程中的可能損失,零部件數量在各工序間有一定的比例,形成了物流過程的比例性。(考慮回收物流)
?物流過程的適應性:較強的應變能力企業生產組織向多品種、少批量發展,要求生產過程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物流過程同時具備相應的應變能力。